在日常热电偶销售中,很多客户都会问如何在种类繁多的规格里选择出合适的热电偶,这里小编收集了一些常见的选型意见供参考!
温度范围
**/**工作温度:不同分度号的热电偶对应不同的温度范围,需确保选型覆盖应用温度。
短期过载能力:某些场景可能需要短期耐受超出常规范围的温度。
2.环境条件
气氛类型:氧化性、还原性、真空或腐蚀性环境(如硫化物环境禁用某些分度号)。
机械应力:振动、冲击等可能影响热电偶结构。
化学腐蚀:需选择耐腐蚀的保护套管材质(如不锈钢、陶瓷、金属陶瓷等)。
3.精度要求
误差等级:标准级 或 特级
长期稳定性:高温环境下热电偶可能发生漂移,需考虑使用寿命。
4.响应时间
热响应时间常数:取决于热电偶线径、保护套管材质及结构(如裸露式、铠装式)。
5.安装方式
固定方式:螺纹安装、法兰固定、焊接等。
插入深度:影响测量的准确性,需与被测介质充分接触。
接线盒类型:防爆、防水或普通型,根据现场**要求选择。
6.电气特性
输出信号与干扰:需考虑电磁干扰(EMI)环境下的屏蔽措施。
绝缘电阻:高温下绝缘性能可能下降。
7.经济性
成本预算:贵金属热电偶(如S、R型)价格较高,需权衡精度与成本。
热电偶分度号及特性
分度号 | 材料组合(正极-负极) | 温度范围(°C) | 特点与应用场景 |
---|---|---|---|
K | 镍铬(Ni-Cr) / 镍硅(Ni-Si) | -200 ~ +1300 | ***常用,性价比高,抗氧化性好,适用于氧化性气氛。 |
J | 铁(Fe) / 铜镍(康铜) | -40 ~ +750 | 适用于还原性气氛,但铁易氧化,高温寿命较短。 |
T | 铜(Cu) / 铜镍(康铜) | -200 ~ +350 | 低温性能优异,抗湿气腐蚀,常用于食品或冷冻行业。 |
E | 镍铬(Ni-Cr) / 铜镍(康铜) | -200 ~ +900 | 灵敏度高(62μV/°C),适合低温及氧化性环境。 |
N | 镍铬硅(Ni-Cr-Si) / 镍硅(Ni-Si) | -200 ~ +1300 | 高温稳定性优于K型,抗高温氧化,适用于精密测量。 |
S | 铂铑10(Pt-10%Rh) / 铂(Pt) | 0 ~ 1600 | 高精度,用于高温实验室或熔融金属测量,价格昂贵。 |
R | 铂铑13(Pt-13%Rh) / 铂(Pt) | 0 ~ 1600 | 与S型类似,电动势略高,适用于相同场景。 |
B | 铂铑30(Pt-30%Rh) / 铂铑6(Pt-6%Rh) | 0 ~ 1800 | 高温稳定性**,适合长期高温测量(如玻璃工业)。 |
冷端补偿:使用时应配合补偿导线或冷端补偿电路。
国际标准差异:分度号全球通用,但导线颜色代码可能因地区而异。
铠装热电偶:可弯曲、抗振动,适合复杂安装环境,但响应时间较慢。
通过以上参数和分度号对比,用户可根据具体需求(如温度、环境、预算)选择合适的热电偶型号。